语音朗读:
重点推荐:今天,从他们身上读懂“教师”
周二(9月12日)关注重点: 待定OPEC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 待定中国国家能源局每月15日左右发布全社会用电量数据 14:00英国7月三个月ILO失业率 14:00英国8月失业率 14:00英国8月失业金申请人数 17:00德国9月ZEW经济景气指数 17:00欧元区9月ZEW经济景气指数 18:00美国8月NFIB小型企业信心指数 24:00EIA公布月度短期能源展望报告 次日01:00苹果公司举办秋季新品发布会 次日04:30美国至9月8日当周API原油库存 汇通财经APP讯——周一(9月11日)纽约市场盘中,美元在本周的美国关键通胀数据公布前下滑。 交易,不要期望人人都理解你。
他自己的共和党成员也是这么说的。 USDX 预计日内整体维持/90以下反复弱势震荡走低,关注的要点/40.一旦下破则本周最少要测试/80 日内建议:逢高以做空美元为主 稳健的: /90卖出美元(上破则/20分批加仓,加仓部分止盈/80),不上破则止盈/40或 激进的: 附近卖出美元,止盈/40 策略跟踪: EUR/USD 阻力位置:, 支持位置:,(下破则日内走弱),/ 预计日内维持/50支持强势震荡冲高 意外下破预计再次探底附近支持后回升 今日策略:逢低买入为主 稳健的: 靠近买入,(意外下破则靠近/80加仓而回升以上设置止损盘),以上设置止损,以上改变止损为,/20结算 激进的 /40买入(下破后逢低加仓),止损,15点盈利设置止损保本,止盈/90 策略跟踪 USDJPY 阻力位置:/30,/80 支持位置:(超短,下破则日内昨日区间震荡为主),/70,/20 日内关注//30上下突破决定强弱, 上破则偏向日内冲击/80区域后受阻回落 下破则日内整体昨日区间震荡,保留再次测试146附近支持后整理 今日策略:高抛低吸,其中偏向逢高卖出 稳健的: /80逢高卖出(意外到达以上继续加仓分批逢高卖出,加仓成立,全部回落/30分批出局后以下设置止损后等待/80逢低结算的机会) 激进的: 附近卖出(到达/80加仓卖出,/30止盈),下破后改变止损设置,下破后改变止损为,挂止盈/70先出局后再次/80分批卖出 策略跟踪 GBP/USD 预计日内//80区域内震荡 其中//10上下突破决定强弱, 上破则预计冲击受阻则保留再次回落以下的预期,而如果强势冲击则回落幅度有限 下破则预计再次回落测试/50支持后回升以上震荡 今日策略:高抛低吸中,快进快出,偏向逢低买入 稳健的: /50买入为主,止盈/80 激进的: 买入(上破后再次回落放弃操作,等待靠近/60买入的机会),止损设置,上破后紧跟止损, 以上设置止损, /50减仓或以上设置止损,止盈/80 策略跟踪 EUR/JPY 日内关注//50上下突破决定强弱 其中上破则预计冲击/50区域受阻后再次短线受阻回落测试157/158 而不上破掉头下破则昨日区间弱势震荡,再次测试/30 今日策略:稳健的逢高卖出,激进的高抛低吸,快进快出 稳健的:暂时设置本周内有效 /80分批卖出,止损设置,/50减仓,或设置止损 激进的: 现价/50卖出(上破则/区域逢高分批加仓后回落/60结算),以下改变止损为,止盈/50(止盈后继续寻找/50卖出) 策略跟踪 GBP/JPY 阻力位置:(超短),/70 支持位置:/60(日内关键支持下破则日内整体昨日区间弱势震荡,/ 预计日内昨日区间反复震荡为主,偏向下破之前,反复测试和/30的阻力 日内策略:高抛低吸中偏向逢高卖出,快进快出 稳健的 意外到达以上逢高分批越高越加仓卖出,分批止盈80/120点 激进的: 卖出(下破后再次回升放弃操作),下破后紧跟止损设置,仓位重的/70减仓或当时设置止损,止盈/30 策略跟踪 所有策略中移动止损的方法:MT4或MT5系统平台自带各货币品种盘面到达指定位置后报警功能,可以设置到达指定位置报警,然后打开系统,根据策略移动止损位置,不需要时刻盯盘操作 本周技术分析:关注每周一的市场分析报告对于本周技术分析的观点 特别强调:所有当日策略中的挂单时间统一设置为当日北京时间24点,周策略的挂单时间设置为本周五的北京时间24点,且均为一次有效,除非策略栏中注明可反复多次操作 免责声明:本人对于文章中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不承担任何责任.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2023年9月13日 星期三8时28梁檗
纳斯达克技术分析 纳斯达克经过一周整理基本14500到15900区域横盘,但是自低位反弹基本随时结束,要到当初10800到现在反弹近三千多点,同时加息还在延续,股指上行吸引全球资本接盘基本完成,剩下就是靠数据震荡,同时现在要保持美元强势,那么自然米股,米债,美元三者之间金融工具和资本要顺利切换,无论行情如何,这三个品种必须有一个是牛市上涨,才能吸引美元回流和继续掠夺全球财富,所以周初15500反复中线空不变,至于多一定15100尝试再说,不要在反弹这个关键多空变盘位置去做多,要知道,突然出现利空放大,随时单日跌500到800点很容易!在对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日益恶化的担忧不断加剧之际,尽管通胀仍然顽固地处于高位,但对欧洲央行暂停加息的押注(目前为60%)一直在增加。
两房破产全球买单,没有钱继续印刷,等自己稍微好点,加息开启掠夺全球财富,让你经济,股指,汇市崩盘,同时高科技,芯片,粮食,石油开始拿捏你,最终目的为其打工发展缓慢。交易员们认为,日本央行可能会在这个水平上直接干预市场,以支撑日元。
天才的大脑,敏锐的智慧,能让大师与明枪暗箭口诛笔伐斗争终生。但外敌攻不破的东西,往往是会从内部被攻破的,特洛伊城如此,李敖也如此。脑瘤,让一生桀骜不驯的大师驾鹤西去了。
据说李敖从被确诊到离世不过一年,这倒是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固有印象——脑子里长肿瘤,肯定要命啊。但这种固有印象并不太符合事实,因为颅脑肿瘤其实是一种良性偏多的肿瘤,在美国,恶性脑瘤只占全部脑瘤发病的三分之一。
但恶性脑瘤里面却有一半,属于一种凶残程度胜过“癌中之王”胰腺癌的癌症——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要是给形形色色的癌症搞个金庸武侠世界那样的战力排名,它大概就是癌症当中的扫地僧吧。
敌人越强大,就越有了解的必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嘛。恰好5月份是脑肿瘤宣传月,奇点糕就带各位仔细解读一下胶质母细胞瘤的“杀手档案”吧。
不是“世外高人”,是真 癌中之王
看一种癌症有多致命,当然要看生存率数据。胰腺癌8%的五年生存率已经够吓人了,但比起胶质母细胞瘤,它还得往后站站——5年生存率5.6%,恶性肿瘤中最低的数字,冰冷而恐怖。
要不是因为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病率偏低,属于罕见癌症的范畴,“癌中之王”的名号早就易主了。但是,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发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疾病,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它可能很快就不再罕见了。
患者被确诊胶质母细胞瘤之后的生存期,一般只有13-15个月,生存超过10年的患者只有不到1%。这已经够残酷了,但胶质母细胞瘤还有同样无情的一面:患者想要有尊严有质量地活过余生,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大脑,这个控制各种重要功能的中枢里面多了个肿瘤,影响不明显才是怪事。麻木无力、不能视物、情绪异常、记忆减退甚至是癫痫,这些症状里面挑出一个都会严重影响生活,别说一起出现了。
而且这种负担,还不止会压到患者身上。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多数生活会无法自理,需要他人来照料,情绪和性格改变这些症状的影响,还很可能对患者和护理者雪上加霜,导致“一人患病,拖垮一家”。
冷酷无情的杀手,按说应该是天怒人怨,人人喊打才对。但面对胶质母细胞瘤,整个医学界都有一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觉。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难攻不落之城
医学界对抗胶质母细胞瘤,多年来一直是以手术切除为主,再结合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但胶质母细胞瘤要是这么好对付,患者的5年生存率,就不会一直停在触目惊心的5%了。
手术刀毕竟杀不尽每一个癌细胞,几乎所有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在手术和综合治疗后都会复发。别的癌症复发,换个化疗方案也许能再战,但化疗药物面对胶质母细胞瘤,简直是屡战屡败。
通过血脑屏障、穿透致密的细胞外基质到达肿瘤部位,对化疗药物就是巨大的挑战,而且胶质母细胞瘤的癌细胞,天生还有各种抵抗治疗的机制,比如专门把化疗药排出细胞外,不让化疗药起效的蛋白等。
因此直到今天,能用到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化疗药,也只有替莫唑胺、洛莫司汀等寥寥几种,看着都寒酸。就连大红大紫的免疫治疗,在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上也是连连碰壁。
胶质母细胞瘤是典型的“冷肿瘤”,肿瘤微环境里存在很强的免疫抑制状态,免疫细胞难以浸润,即使得到激活,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也不够强。不管是PD-1/L1抑制剂、CAR-T疗法、肿瘤疫苗还是溶瘤病毒疗法,都没交出什么亮眼的成果。
跟肺癌这种治疗有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免疫一堆选择,都快凑齐灭霸宝石的癌种相比,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还基本停留在手术+放化疗三驾马车的时代……等等,这句话似乎有点儿不严谨,因为有一种靶向药可以用呢。
这种靶向药,就是故事相当精彩的贝伐珠单抗(安维汀)(2018文章链接),它在2017年获得了FDA的完全批准,用于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安维汀是靠着什么,成为了胶质母细胞瘤靶向治疗的“独苗”呢?
小胜利背后的大学问
精准打击的靶向治疗,当然早就被医生们想到用来对付胶质母细胞瘤了,但想到不等于能做到。想要精确打击,就需要精确制导的目标,还有可用的弹药。
著名的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在2006年启动,选中的头一个目标就是胶质母细胞瘤,但分析结果却让人失望——胶质母细胞瘤的核心信号通路和基因表达,多数还不能靶向治疗。
少数可用的靶点,治疗探索也不顺利,比如靶向EGFR治疗胶质母细胞瘤就栽了不少跟头。不过,安维汀在美国获批上市后不久,就有人提出用它来进攻胶质母细胞瘤,并且还在临床上取得了不错的初步效果。
安维汀见效的原因并不复杂:胶质母细胞瘤有着极强的生成新血管的能力,而安维汀靶向的目标VEGF,正是血管生成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分子。
2009年,基于两项II期临床试验中20-25%的客观缓解率(ORR),FDA有条件地批准了安维汀在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应用。这也反映了当时临床上对新疗法的需求有多迫切,让素来铁面的FDA不等III期试验,就直接亮了绿灯。
安维汀的上市打破了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靶向治疗的僵局,给很多无药可救的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当然安维汀并没有止步于此,获批不久之后联合治疗试验就上马了!
2011年启动的EORTC 26101试验,就给安维汀配上了胶质母细胞瘤中常用的二线化疗药洛莫司汀当搭档,评价联合治疗对复发患者的价值,OS是试验的主要终点,但PFS、患者生活质量和神经认知功能等许多指标也在考量之内。
试验结果显示,安维汀+洛莫司汀的联合治疗组,患者9.1个月的OS并没有比洛莫司汀单独治疗的8.6个月显著延长,但在次要终点之一的PFS上,联合治疗的4.2个月却明显高过洛莫司汀的1.5个月。
根据延长PFS的效果,FDA在2017年正式全面批准联合方案,用于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这有点类似靶向EGFR的一代药物在肺癌治疗中的情况,当治疗难度大时,延缓病情进展让患者获益,就已经相当不易啦。
联合治疗在延长PFS的同时,没有以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下降为代价。而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量来看,联合治疗组51.0%的患者用药剂量至少可以减少50%,23.1%可以停止使用,而单药治疗组的相应比例分别为25.7%和12.2%。
这些数字可是很重要的,因为医生们往往需要动用糖皮质激素,来给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缓解症状,激素用得少了,说明患者的症状在安维汀加入之后,被控制得更好了,生活质量能更长时间保持相对的稳定。
对于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来说,保持无进展生存期的生活质量和认知能力至关重要。面对这种久攻不破的极恶性肿瘤,如何让患者在家属的陪伴下,获得更有尊严,更少痛苦的生存是临床医生最关注的点之一。
延缓病情进展,保持生活质量,两大优势让安维汀+洛莫司汀的联合治疗方案,被列入了美国NCCN、欧洲EANO/ESMO等多个权威的胶质母细胞瘤治疗指南,作为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常用,甚至是首选疗法。
当然,这种小胜利还不意味着安维汀会就此止步,尤其是在免疫治疗、抗体偶联药物等全新治疗选择涌现的今天,经典的安维汀也许还能亮出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这就有待临床探索的进一步深化了。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会失败的,最致命的脑瘤总有一天会被攻克,有安维汀这样的前赴,才能让后继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闯出未来啊。